自此,引发白界组村民集体上访,他们向区住建局和天然气公司的投诉、申请便再没停过。
“天然气得通啊,现在家里就两个老人在,平时他们用炭、煤气罐,我们担心不安全,还是天然气好,安全又便利。老人在家烧水做饭,子女也能放心一些。”
“很多村民靠煤气罐、烧柴烧炭过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一下天然气的便利了。”
……
大部分村民认为天然气还是要装的。
“天然气的安装,不光看老百姓的需求,也得看天然气公司。这家公司是民营企业,得算经济账,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和村民的交流中,巡察组干部梳理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同的意见,一条条摆在了面前,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也深深刻在了巡察组干部的心头。
按照市委“直接巡村”工作相关要求,巡察组立即向横山区委巡察办反馈该情况。区委巡察办随即向区住建局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区住建局针对问题进行安排部署,督促天然气公司与白界村村委会进行对接,压实相关责任,克服施工困难,切实做到应通尽通、不落一户。
终于,在巡察组的督促下,白界村白界组的村民家里全都通上了天然气。
“让群众充分了解巡察、主动参与巡察,才能听到真声音、发现真问题。”为有力破解巡察组发现问题不精确以及当地老百姓对巡察知晓度不高等问题,推动政治巡察更接地气,榆林市委巡察机构出台相关措施,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加大群众参与力度。
比如,在巡察前期充分摸底调研、综合分类研判。结合县市区特点,巡察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城郊村(社区),矿产、旅游资源富集的经济活跃村,政府投资力度大的示范村和矛盾问题突出的薄弱村,形成巡察报告12份,大大提高了巡察组的工作效率。
“巡察中,我们不搞大量的‘面上谈话’,主要到百姓家中、田间地头走访,确保与群众聊得透,聊到位。”榆林市委巡察组组长李敬东说,在五届市委第四轮巡察中,发现较多共性问题,其中,群众吃水难问题较为突出。
人饮水质量较差,纳林村、房梁村村民饮用水有异味,正在整改;
赵石畔镇赵石畔村刘家洼组62户农户存在季节性缺水,水利部门已于2023年底在该村打280余米的深井,因水质问题,进一步整改;
水管员未与村委会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待遇,已整改;……
翻开榆林市群众吃水难问题台账,一个个问题被清晰地列出来,责任单位、整改进度、整改情况等信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