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016082346W/2024-00058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水利局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2号建议的答复函 |
类 别:A 类
签发人:周文军
榆政水函〔2024〕503号
刘忠强等4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为生态修复、土地整治和现代农业提供用水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收到建议后,我局委托相关单位、科室,作了认真调查研究。
近年来,全市加快构建榆林水网格局,全力打好“水资源利用保护”攻坚战,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印发了《榆林市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意见(2021-2025年)》《榆林市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季度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等,逐步实现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二是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东线马镇引黄、府谷应急引黄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相继建成,蒋家窑则水库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提高市域水资源供水能力,使黄河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三是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分区域推广“六大节水模式”(漫灌改滴灌、喷灌改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山旱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软体集雨窖补灌、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六大模式),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113万亩。同时科学、系统的考虑生态修复、土地整治和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加强工业节水减排,持续推进工业用水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鼓励引导企业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加强水循环梯级利用,提升用水效率,全市已创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4家、市级节水企业34家。构建水资源监控平台,强化用水大户节水监管,建立重点监控名录,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市级129家。五是加大非常规水利用,积极推动矿井水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涉及的48座煤矿590公里管网建成投运,2023年全市矿井涌水量3.05亿方,综合利用量2.19亿方,利用率达72%。六是系统推进水利改革,针对全市水指标利用不充分、水权交易市场不健全、地下水超采治理不显著等突出问题,率先在全省启动用水权改革,成立了用水权改革领导小组,部署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用水权改革、水权分配、涉水价格、水权市场交易等5个方面的21项具体改革任务,探索破解全市水资源发展瓶颈。
2024年1月,以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榆林市水网建设规划》。该规划基于榆林市水资源禀赋、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对未来全市工农业发展用水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南水北调西线及黑山峡陕西供水工程建成前,结合榆林市水资源条件及现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在现状耕地灌溉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利用节余水量因地制 宜发展抗旱补灌面积,同时建设小型蓄引提抗旱水源工程、集雨设施等发展补灌面积104万亩,预测2035年耕地灌溉面积395万亩;南水北调西线及黑山峡陕西供水工程建成后,在定边、靖边两县扩灌240万亩,其中耕地 229万亩、饲草11万亩,替代超采区耕地灌溉面积约79万亩,建设黄河黑山峡陕西现代灌区,预测2035年耕地灌溉面积624万亩。经供需平衡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生效前,不考虑黑山峡陕西灌区扩灌面积及需水量,大力推进耕地灌溉面积高效节水改造,利用抗旱水源及集雨补灌设施替代靖边、定边部分地下水灌溉面积,同时加大王圪堵水库向靖边供水规模,充分利用府谷岩溶水以及矿井疏干水、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缓解榆林市水资源供需矛盾,2035年榆林市农业需水量8.33亿m3,农业可供水量7.13亿m3,农业总缺水量为1.2亿m3,缺水程度 4.8%,主要是定边、靖边的农业,缺水程度分别达41.0%和8.6%。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成生效后,农业需水量13.9亿m3,农业可供水量13.72亿m3,全市缺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除定边局部地区缺水外,其他区域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再次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榆林市水利局
2024年8月19日
(联系人:张瑜 电 话:0912-81929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