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好河长制,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河道行洪安全,积极改善河道水环境,大力修复河道自然生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中心城区河道现状,市住建局启动了榆溪河、榆阳河、芹河、沙河城区段(简称“四河”)全面整治工程。
“四河”整治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在前期深入调研、现场踏勘、摸清现状的基础上,因河施策,近期突出治标,远期强化治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河道清理、消减污水、生态修复等工程。
一、实施河道疏浚,积极消灭污水直排口。为了抢抓时间,确保在环保督查要求的时限内彻底消灭四条河道的污水直排口,经市政府研究确定,四条河道城区段的52个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按应急工程实施,主要采取封堵直排口、疏通污水管网、建设一体化提升泵站和一体化处理设施等措施,于年内完成治理。该项治理从4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目前榆阳河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其它三条河流的治理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实施河道清理,坚决杜绝河道“六乱”现象。受气候及城市发展影响,河道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床萎缩,居民侵占河道、乱排乱倒现象严重,脏乱差问题突出。历年也开展了一系列河道清理工作,但效果不明显。今年,在河长制推行基础上,逐河彻底清理了沿河两岸垃圾及河面漂浮物,拆除了乱搭、乱建、乱占建筑,有效遏制了乱挖、乱排、乱种现象。同时,加强管控,长效监管,避免拉锯。通过短期的大力治标,四条河道的环境明显改善,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得到了省河长制检查组及广大市民的高度称赞。
三、推进景观建设,大力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4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完成了榆溪河迎宾大道至永济桥段长7公里河道的治理,疏浚了河道,建设了防洪设施,打造了水面,对两岸生态景观进行了修复建设,基本形成了城市中轴生态景观带,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的首选地,也成为了榆林对外的形象代言。为了延伸这条景观带,有效连接郊野,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南北段工程。目前,榆溪河北段(迎宾桥至红石峡)东岸景观生态修复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北段西岸和南段(永济桥至朝阳桥)东岸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委托了一流的设计团队,编制三岔湾湿地公园和榆阳河、沙河、芹河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方案,在充分论证研究的基础上,逐年度实施,努力强健榆林生态景观骨骼,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